在步行时,应抬头挺胸,颈部后伸,使肩背肌肉活动起来,这样有利于缓解长期伏案引|发的颈肩背部肌肉、关节、韧带疲劳,可有效防治颈椎病。相对强健的下肢肌肉可有效维护髋、膝关节的稳定性。步行可以有效锻炼股四头肌、小腿三头肌及臀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。
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平时可以多到户外散步,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。若天气寒冷,应注意添加衣服,避免感冒。
步行是可长期坚持的锻炼方式
步行是人们日常的基本活动,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身体、增进健康的好方法。步行对中老年颈椎病患者更加有益,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。速度快慢以及时间长短都可以由自己控制,并且步行不容易受伤。步行的缺点是需要花费时间,对于上班族而言,若是短途行程,可以用步行代替公交。中老年人在早晨及傍晚都可以进行步行,既有利于颈椎健康,还可以强身健体。
步行速度和时间决定着运动量的大小,通常,普通步行持续20分钟左右才能产生运动效果。散步是一项简单的运动,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。而大步快走是较好的有氧运动,其健身效果非常好。快速步行能够加快心脏跳动,使血流加速,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。若长时间快速行走,可以增加能量消耗,并有效提高体内脂肪的利用率。步行可促进糖类正常代谢,并且有利于延缓和防止骨质疏松症,延缓关节退行性变。
步行对骨关节的益处
1、步行可以锻炼下肢肌肉,而强健的下肢肌肉有利于对髋、膝关节的维护。另外,步行有利于增强肌肉协调能力。
2、步行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。在35岁左右的时候,人体骨骼中钙质达到高峰,在此后会呈现下降趋势。要防止骨质疏松症,既要注意在平时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,还要注意加强锻炼,而最简单的运动便是步行。
3、防治颈椎病。在步行的同时,伴随抬头挺胸、颈部后伸、肩背肌肉活动,有利于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背部肌肉、韧带及关节疲劳。
4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。若下肢缺乏运动,容易减慢血流速度,使血液黏稠度增加。若血液黏稠度过高,较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,严重情况会导致肺栓塞,危及生命。步行时,双下肢肌肉收缩、舒张,使血液从肢体远端回流到心脏。在步行时,足踝部充分活动,对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十分有益。
科学步行好处多
虽然步行有很多好处,但平时应注意科学步行。尽量选择合适的步行路线,路面平整、车流量小的路线应作为首选。应避免跌倒,还要防止吸入过多的汽车尾气。
步行应掌握合理的运动量。建议步行以40~60分钟为宜,避免超过1小时。另外,颈椎病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鞋袜,尽量穿运动鞋步行。
调养小贴士
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步行,有利于改善体质。另外,步行可以延缓颈椎退变。在步行时,应注意抬头挺胸,避免弯腰驼背。冬季天气寒冷,若出门散步,应注意添衣保暖。步行是一项简单的运动,适宜各个年龄段的人群,只要坚持,就可以对颈椎病起到缓解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