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现颈部酸痛、视物模糊、肩背部疼痛等不适症状,怀疑患上颈椎病时,需要到医院就诊。一般情况下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,结合各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是颈椎病。
诊断颈椎病需要进行多种检查,包括物理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影像学检查等。下面,就让我们看看每一种检查方法的详细内容。
●物理试验检查
前屈旋颈实验:患者头部前屈,左右旋转,如果颈椎出现疼痛感,说明颈椎小关节可能发生了退行性病变。
椎间孔挤压实验:患者头部向患侧倾斜,检查者将左手掌心向下,平放在患者头顶部,右手握拳,轻轻地叩击左手背部,使力量向下传递。如果为神经根性损伤,那么患者就会由于椎间孔狭小,而感觉肢体放射疼痛或麻木。
臂丛牵拉试验:患者取坐位,头稍前屈,同时转向健侧,检查者位于患侧,一只手放患部,肋向健侧推;同时,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,将其牵向相反的方向。此时,如果产生麻木感或放射性疼痛,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。
旋颈试验:也叫椎动脉扭曲试验,主要用来判定是否患上椎动脉型颈椎病。患者头部稍稍后仰,缓慢做向左、向右的旋颈。如果患者出现呕吐、恶心甚至猝倒,则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。因为这类疾病使基底动脉供血不全,从而产生眩晕。
●影像学检查
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、计算机体层摄影(CT)、磁共振成像(MRI)、脊髓造影及椎间盘造影,以及在CT、MRI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T血管成像(CTA)和磁共振血管造影(MRA)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用于颈椎病的诊断。上述影像学检查方法,包括X线检查在内,各有其优缺点,在诊断颈椎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方法。下面主要介绍X线检查、CT和MRI的特点。
1、X线检查
X线检查主要用于早期颈椎病变的筛查,具有简单、快速、安全的特点,且价格便宜。
颈型颈椎病的X线片表现: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或消失,颈椎椎体轻度退变,约30%的患者椎间隙松动,表现为轻度梯形变,或屈伸活动度变大。
神经根型颈椎病的X线片表现:椎间隙变窄,椎体前后缘骨剌形成,颈椎生理前凸可减小或消失,可根据X线片表现判断颈椎的稳定性。
脊髓型颈椎病的X线表现:颈椎生理弯曲消失或变直,大多数椎体有退变,表现为前后缘骨赘形成,椎间隙变窄。
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表现:X线检查对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价值,从颈椎正、侧、斜位及屈伸功能位片可以了解颈椎钩椎关节、小关节突等病理改变。
2、计算机体层摄影(CT)
CT具有快速、安全、无痛苦、定位和定性准确的优点,能早期发现较小的病变。
颈型颈椎病的CT表现:病变椎间盘侧方突出或后方骨质增生,并可通过上述改变判断椎管矢状径。
神经根型颈椎病的CT表现:同颈型颈椎病。
脊髓型颈椎病的CT表现:对椎体后缘骨剌、椎管矢状径的大小,后纵韧带骨化,黄韧带钙化及椎间盘突出的判断比较直观和迅速,对术前评价、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。
椎动脉型颈椎病的CT表现:可判断椎动脉有无继发性缺血。在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TA,能够观察椎动脉的形态及横突孔、钩椎关节、软组织与椎动脉的关系,能判断椎动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、原因等。
3、磁共振成像(MRI)
MRI无电离辐射,对人体没有损伤,能够获得大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,不需造影剂。
颈型颈椎病的MRI表现:可判断椎体后方对硬膜囊有无压迫,合并脊髓损害者,可看到脊髓信号改变。
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RI表现:可较准确地显示突出的颈椎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,其中以轴位像更具诊断价值。
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:脊髓前方呈弧形压迫,多平面的退变可使脊髓前缘呈波浪状。脊髓有变性者可见变性部位,即压迫最重部位脊髓信号增强,严重者可有空洞形成。
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I表现:可清晰显示颈椎结构,特别是磁共振血管成像越来越清晰,目前有取代常规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(DSA)之势。